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诊指南 > 正文

对口支援昭觉“传帮带”工作系列七-----第五批援彝医疗队员工作纪实

2020-03-25 作者: 来源:

  

  

  每天早上8点30分,妇产科蒋帆主治医师总会带着自己的徒弟们一起对所管理的患者进行查房,认真听取病史汇报后,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针对特殊的患者,她总会更详细的讲解,务必让徒弟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她的话说:能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们是自己这几个月来最快乐的事情。

  

  上午10点30分,我院肾病内科主任何东副主任医师,会同昭觉县人民医院相关领导对昭觉县人民医院拟新建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何主任现场对血透室的环境要求、功能布局、工作流程等做了详细的查看和指导,并最终形成平面设计图交由院部。能够帮助昭觉县人民医院建成血液透析中心,是今年何主任工作日程中的重中之重。

  

  时间来到中午12点30分,检验科的同事们都已陆续下班,我院援彝医疗队凌建主管检验师依然俯在显微镜下认真查看,徒弟小张说道:“凌老师,下班了,下午来看吧。”凌建严肃的说道:“这个患者的血液常规检查有问题,我必须再重新手工分类一次。”要知道,常规的血液检查都是机器自动计数就可以完成,但凌建看了这个年仅17岁患者的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后,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判断这个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他再次手工重新分类了一次,而这一次,又是一个小时。作为一名检验师,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一位患者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徒弟们最重要的教导。

  

  下午16点30分,麻醉科主治医师刘成带着徒弟们下病房进行第二天手术的术前访视,熟悉患者病情,查看各类检验检查单,对患者进行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与患者沟通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风险等等。看似繁琐的工作,可他依然做的仔细且认真,用他的话说:术前做的越详细,术中患者就越安全。麻醉准备重于麻醉本身,这是他一直传递给徒弟们的理念。

  

  晚上21点30分,手术室郑小春主管护师,依然忙碌在电脑面前,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制定手术室患者坠床的应急流程图,其实在原单位,这并不是郑老师所长,但到了昭觉,当地手术室需要,那我必竭尽全力。既要符合标准,又要适合昭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郑老师笑着说:给大家讲解这些应急流程的时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提高,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

  

  晚上22点05分,一个电话把田峰主治医师吵醒,“田老师,快来手术室帮忙看看......”,田老师的住处离医院有近半小时的路程,不敢耽误,田老师一路小跑,仅用了十几分钟便到达了手术室,患者系外伤后肾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紧急开腹行剖腹探查、左肾切除,手术顺利完成。回到住处,已是凌晨2点,这样的紧急情况,已经不是一两次。

  

  凌晨4点30分,几乎所有人都还在熟睡中,ICU李嘉晋主治医师接到科室医生电话:“李老师,快到科室抢救病人”。顾不上穿厚一点的衣服,出门才发现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到科室后,迅速了解患者情况,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补液扩容、观察尿量等等一些列的操作,重症医学科医生教科书一般的紧急处理,给徒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而等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已经来到了清晨8点,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昭觉所需、涪城所能”,作为绵阳市人民医院援彝医疗队的一员,作为涪城卫健系统的一员,援彝医疗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传帮带”的真谛。离开家人远赴昭觉,在医院我们是“一线”,在住处我们是“二线”,只要我们在昭觉一天,我们的电话24小时对昭觉县人民医院的同仁们开通,尽我所能,全力以赴。

  【图/文:援彝医疗队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