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咨询 > 正文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微创术后肺栓塞患者转危为安

2025-08-25 作者:佚名 来源: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一名遭遇“急性肺栓塞”这一致命危机的老年女性患者,再次印证了多学科协作(MDT)在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中的核心价值。

  [病情回放:从解除病痛到遭遇“沉默杀手”]

  急症就诊,绿色通道显高效:

  患者因“突发剧烈腰部绞痛伴血尿1天”,紧急通过我院“24小时泌尿结石救治绿色通道”入院。泌尿外科团队火速行动,完成术前评估并排除禁忌后,迅速为患者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微创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成功解除结石梗阻,患者腰腹剧痛即刻缓解。

  平静之下,“危急”悄然降临:

  术后第二天,正当患者行走活动时,险情骤生——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随即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生命危在旦夕。

  迅速反应,生命线初步稳住:

  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紧急抢救流程,争分夺秒开展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很快,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呼吸和意识。然而,危机并未解除,患者仍处于严重呼吸衰竭状态,在给予高流量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危险的80%左右(远低于正常值≥94%),病情万分凶险。

  [MDT出击:精准诊断与矛盾化解]

  急召会诊,揪出真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我院泌尿外科在持续救治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医院急危重症多学科协作(MDT)机制。重症医学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内科专家迅速响应联合会诊。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高危因素的敏锐判断,专家团队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关键性的肺动脉CTA检查(图1)迅速证实了判断:多支肺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形成,“沉默杀手”的真面目被精准揭穿。

  精准监测,平衡“救命”与“止血”:

  确诊后,患者立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严密监护。最大的治疗矛盾随之而来:救命急需强力抗凝治疗,但患者刚经历泌尿外科手术,存在显著的术后泌尿系出血风险。重症医学科团队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凭借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入微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倾向、生命体征),精准把握抗凝治疗的程度,在避免加重出血的同时,成功抑制了血栓的进展和再发。

  早期康复,加速恢复:

  随着病情逐渐稳定,重症医学科团队依托“重症加速康复单元”(图2),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早期康复计划。康复团队早期介入,从呼吸训练到渐进性活动,帮助患者加速体能和心肺功能的恢复。

image.png

  图1:肺动脉CTA影像-清晰显示多支肺动脉内血栓阻塞

  图2:医护人员在ICU内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重症加速康复单元实践

  [生死逆转: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在多学科团队紧密无间的接力救治和精心护理下,生命的奇迹发生了。第3天的时候患者呼吸困难已经明显改善,成功摆脱呼吸衰竭的威胁,各项指标稳步好转。入院1周,患者已达到出院标准,康复情况良好,顺利出院!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处理复杂急危重症方面的综合实力、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流程,提升能力同时,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科普角:警惕“沉默杀手”肺栓塞]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最常见的是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急危重症。它被称为“沉默杀手”,因其:

  致死率高:全球第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

  隐匿性强:起病急骤,症状不特异(如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极易漏诊误诊。欧美数据显示,约34%的患者猝死或在数小时内死亡,仅7%能在死亡前确诊。

  风险递增:发病率随年龄显著升高。手术(尤其盆腹腔或下肢)、长期卧床制动、肿瘤、创伤等都是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