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福州市瑞草灵方中医门诊部大厅的墙上,新添了一抹鲜艳的红。那面红色锦旗上绣着“妙手仁心济苍生”七个字,落款处“患者小林敬赠”的字样绣得工整,显得格外庄重。对邓丽红医生和她的团队来说,这面锦旗比任何奖杯都沉甸甸。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故事得从去年夏天说起。28岁的小林是位程序员,长期伏案工作而患上颈型颈椎病,脖子僵硬、头痛欲裂,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脖子僵硬得“像生锈的轴承”。试过按摩、贴膏药都不见效,直到在病友群里听说瑞草灵方中医馆,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门。
“邓医生问我第一句话不是‘哪里疼’,而是‘平时几点睡’。”小林至今记得初诊时的意外。邓丽红拿着压舌板仔细检查舌苔,又让他转动脖子观察角度,最后开了张不寻常的处方:除了针灸和推拿,还有张手写的作息表,标注着“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更让小林意外的是后续的跟踪。“邓医生会发短信提醒我换枕头,下雨天还嘱咐别穿低领衣服。”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独在异乡的他倍感温暖。治疗半个月后,他的颈椎活动受限角度从30度恢复到80度,头痛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
“现在每周打两场羽毛球,脖子再也不‘咔咔’响了。”康复后的小林特意送来锦旗,诊室里其他患者看见,都竖起大拇指:“邓医生值得!”
在瑞草灵方,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诊室墙上贴满了厚厚一层感谢语,有的用稚嫩笔迹写着“邓奶奶谢谢您”,还有的用工整的字体写着“妙手回春,感恩不尽”,每一句感谢都承载着患者对邓丽红的深深的感激之情。邓丽红总说:“中医治病,功夫在病外。”她给失眠患者开“音乐处方”,教更年期阿姨打道家龙游功,连候诊区都摆着养生茶和穴位按摩图。
面对赞誉,这位从业多年的老中医却很淡然:“锦旗挂在那里,每天看到就想起责任。”她指了指白大褂口袋里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患者的复诊时间、体质特征和注意事项,“这才是我们最该珍藏的奖状。”
门诊部的艾草香依旧袅袅,导诊台的预约本已排到下个月。那面锦旗在晨光中静静诉说着:医患之间,最动人的从来不是锦缎上的金字,而是彼此交付的真心。(文/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