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自媒体 > 正文

当代金融家•封面文章 | 金融区块链星火

2020-03-25 作者: 来源:

  

  金融区块链星火

  文/本刊记者 屈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发布当日实施。

  

  作为国内金融业首个区块链标准,将《规范》对金融的影响形容为“Big Bang”或许并不为过。事实上,区块链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不仅能够利用技术重构金融体系,还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思想,在社会分工层面搭建新的金融理念、模式和平台。

  

  但要真正发挥区块链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在遵守标准的同时,注重把握好创新融合的“节奏”。

  

  由此,本刊广邀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和机构领导,分享不同视角下对现代金融体系及其建设进程的理解和设想,用浩瀚的思想缀明金融人的天空,用理论的星火引路现代化的腾飞(注:由于作者众多,本次内容组稿将分期刊登发表) 。

  

  卷首语

  

  

  更好发挥区块链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文/李东荣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区块链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当前仍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在技术成熟度、自主创新度、场景契合度以及制度规则完备程度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实际挑战,迫切需要金融业界坚持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使区块链技术创新优势和经济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理论研究

1

  运用区块链技术更好建设我国现代金融体系

  

  文/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现代金融体系总是内嵌于特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中,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实现方式,目前主要是基于电子化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的。这种技术背景下,个体分别记账,信息不对称、不充分较为普遍,需要借助中心化组织和权威第三方机构凝聚和提升信任,提高“多对多”的交易效率。

  监管创新

2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文/李 伟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今后一段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金融业标准化要紧紧围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落实标准化改革各项战略部署,统筹监管部门、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科学规划“十四五”各项重点工作,为全面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3

  构建金融科技时代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

  文/尹优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

  

  金融科技创时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新的困境,包括: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诱发风险系数加大;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信息悬殊差异性加大;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安全脆弱性加剧;金融风险识别的复杂性扩增;金融消费者维权难度系数加大。

4

  应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场外市场联通方案设想

  文/张 野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委员会副主任

场外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发挥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纯学术角度,以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例,梳理其相关业务背景与模式,并在分析现有业务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行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方案设想。

  基础探索

5

  联盟区块链在市场化个人征信领域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文/朱焕启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对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来说,区块链技术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个人商业合作模式的变革和探索。下一步,百行征信将与各类业务伙伴共同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构建专业开放、协作共享和高科技赋能的征信生态圈及征信产业链,全面提升征信服务能力。6

  区块链技术赋能“新型”金融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文/王 哲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时,也要审慎评估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新的风险,积极寻找契合其技术特点的应用场景,逐步从交易频度低、交易金额小的零散金融业务场景向核心金融领域延伸,让区块链技术切实解决金融行业痛点与难点。

  

  行业关注

7

  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

  

  文/刘嘉龙 邵丹青 徐稼轩 杨一帆马骏

  

  马骏为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嘉龙、邵丹青、徐稼轩、杨一帆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目前国内金融业对绿色建筑市场的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不够充分,主要原因在于面临制度和市场的困阻。下一步,有必要明确区分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制定差异化政策,鼓励加大绿色地产投资规模,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8

  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动态综述

  

  文/肖 翔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主任、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数字银行、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等金融科技业务监管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监管方面出台了新的政策举措,推动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金融科技监管工具创新和跨国监管协作,以应对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本文对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动态进行了全面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