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门诊服务 > 正文

广东名医进疆 针灸妙手祛病痛

2025-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省中医药局

  近日,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支持下,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谭利斌,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杨志敏率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新粤相印”志愿服务队,跨越万里奔赴新疆喀什,开展2025年粤喀同心“老年健康活动周”中医药进基层义诊活动。

  这场集名医进疆、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与中医药科普于一体的“健康盛宴”,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喀什群众家门口,给当地医务人员带来了实打实的能力提升,更架起了粤喀两地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桥梁。

  

  名医进疆送去专业医疗服务

  活动期间,广东省中医院专家团队深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伽师、疏附等基层卫生院,开展教学查房,为患者把脉问诊。

  在疏附县乌帕尔镇中心卫生院,杨志敏耐心询问每位群众的病史症状,现场施以治疗的同时,还给出了日常护理的指导建议。

  

  

  在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卫生院教学查房时,住院村民则莱罕·喀斯木的脚跟疼得走路都费劲,杨志敏通过手部扎针治疗,短短几分钟,她便从难以下床,到可以缓慢自主走路。则莱罕·喀斯木满意地不断点头示意,同病房的患者也都啧啧称奇。得知团队结束了义诊,她还走出病房,热情向广东名医一行挥手告别。

  

  文化集市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新粤相印”志愿服务队精心打造的中医药文化市集在伽师县英买里镇卫生院开展。

  

  

  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推拿、刮痧、艾灸、贴耳穴等特色疗法吸引了众多群众踊跃尝试。“识草辨香”小游戏摊位前,几位阿姨饶有兴致地辨识药材,并在志愿者指导下动手制作中药香囊。志愿者们还现场示范了八段锦的分解动作,详细讲解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引导群众学会一种简单、实用的健身方法。丰富有趣的环节,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当地群众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志愿服务队由14位学生组成,其中5名来自喀什地区。“很荣幸能把所学的知识服务于家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学院2023级学生艾迪娜·穆扎帕尔听到群众用家乡话称赞自己,感到十分自豪。

  

  师徒结对“传帮带”培育本土人才

  广东名医专业的手法、立竿见影的疗效,也让活动现场秒变生动的实践课堂,引得当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仔细观摩学习。“太佩服了!杨院长的手法又快又准,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2022级学生苏姆布莱·迪力夏提表示。

  

  

  

  “杨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个病患,请您也看看。”伽师县西克尔镇卫生院中医科康复医生努尔麦麦提·麦海木更不愿错过难得的机会,连连讨教。“以前我给腰颈椎病人治疗扎腰部、颈部,一次需要扎15到20个穴位,而杨老师的手法扎手部,只用5个。这次我学到了很多。”努尔麦麦提·麦海木很激动:“看着患者的笑容,我也很高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广东专家学习针灸手法。”

  

  

  针对疑难病例,广东名医从针灸施治到辨证论治“现场教学”,向本地医生传授了宝贵的膏方应用知识。“这次我们学习了手针和平衡针的运用,对解决腰椎疼痛问题有了新认识。”排孜拉·帕尔哈提说,他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也是杨志敏的徒弟。

  依托广东省“名医进疆”工程,2024年11月,在广东援疆邀请下,杨志敏团队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指导受援地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并与排孜拉·帕尔哈提、吴敏等四位本地医师建立了师徒关系。

  

  

  “喀什地区基础代谢疾病高发,肥胖、痰湿病人较多。这次义诊重点针对这类群体,通过针灸来处理、预防这些疾病,当地群众都反映效果挺好,对我们科室后续开展相应诊疗也有很大帮助。”排孜拉·帕尔哈提补充。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广东中医药的优势,持续推进广东省“名医进疆”工程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喀什工作站建设,为喀什地区引入更多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培育带不走的本土中医药人才队伍,推动南疆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让中医药瑰宝更好地惠及边疆各族群众。■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wyw/gzdt/content/post_47560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