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医门诊舆情网!
7月20日,北京市全面进入主汛期,面对近期持续强降雨极端天气及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风险,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周密部署、闻“汛”而动,坚决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一、应急响应,时刻“在线”!
集结队伍,快速响应:全面加强应急值守,整合全区精锐卫生应急力量,组建多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队伍,确保一旦有险情,能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储备物资,技术过硬:消毒杀虫药品储备充足,各类消杀设备运行良好。做好应对食源性、水源性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万全准备,确保能够快速开展应急处置、精准采样与高效检测。
夯实能力,底气十足:组织开展多场洪涝灾害及灾后卫生防疫核心技术培训和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培训,提升“硬核”防疫技能,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
二、监测预警,“火眼金睛”!
织密网络,严防风险:全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网络全面激活运行,紧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传疾病)等重点疫情,深度分析研判,力求“早发现、早预警”。
关口前移,精准指导:专业人员下沉一线,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辖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规范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反应灵敏。
监测保障,不留死角:对临时安置点强化症状监测与报告,开展传染病防控督导,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安置点内饮用水设施开展巡查,排查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镇政府已为安置点居民提供瓶装饮用水,确保安置点群众健康安全。
三、健康科普,“声”入人心!
权威信息,及时送达:强降雨后如何防病?汛期如何健康生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持续发布通俗易懂、实用有效的健康科普核心信息。
聚焦问题,重点宣教:针对雨后易出现的蚊蝇孳生问题,组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依托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持续开展蚊蝇防控科普宣传,教您如何“清积水、灭蚊蝇”,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
资源下沉,全民参与:制作洪涝灾害后防疫和高温中暑防范科普信息,下发至全区医疗机构,鼓励大家积极观看学习、转发分享,让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风雨同舟,健康同行!当前,区疾控中心(监督所)全体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最高戒备状态。同时,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优化防控策略,确保各项应急保障措施落实落细,随时准备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任何险情。中心定当不负所托,竭尽全力,以专业、高效、温暖的行动,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筑起一道坚实的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做人民群众风雨中最可靠的健康守护者!